【侨报网讯】“有什么别有病”是很多中国人的共识,但近年来,随着“头号人类杀手”癌症发展势头的蔓延,“有什么病别有癌”越来越成为中国人的“新共识”。去年4月,中科院广州生物院研究员陈小平找到了使用疟原虫治疗癌症的机理及方法,旨在用“以病克病”的办法对抗癌症。“以毒攻毒”的招数能否奏效?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评价,“下结论太早了”。
钟南山:个别案例不足以说明问题
综合北京《新京报》、《广州日报》8日报道,在中国科学院SELF格致论道讲坛上,中科院广州生物院研究员陈小平称,团队研究发现肿瘤死亡率与疟疾发病率呈现负相关关系,疟原虫对治疗癌症有帮助,10名病人中,有5人治疗效果明显,其中2人可能被治愈。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官网显示,陈小平团队与钟南山院士等团队合作,已经在多家医院开展疟原虫免疫疗法的临床试验。
对此,钟南山2月7日回应称,该疗法仍在实验中,尚未达到被批准条件性用药的阶段。钟南山介绍,该项实验已经进行了近4年的时间,都用于其他治疗方法均无效果、病症处于终末期病人的治疗,目前已临床试验了近30例,有10例观察了一年,其中5例有比较明显的效果,这些病人主要患有肺癌,也有少数前列腺癌,肠癌患者。他称,目前该项研究仍有很多未知数,尚没有充分的证据和足够数量的案例证实该方法有效,个别案例不足以说明问题。“现在看起来有一些苗头,但是下结论太早了。”
钟南山还称,感染疟原虫会导致病患出现周期性发烧等各类症状,目前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发烧太高需要控制,另外,感染疟原虫之后,病人要被特别防护,防止蚊虫叮了病人之后传染疟疾。”
课堂里的一闪念
能够治癌,疟原虫究竟有什么本事?陈小平又是如何发现这一机理的?
1985年,已经从事临床医生5年的陈小平考取了广州中山医科大学传染病学研究生,从临床转向更基础的病理研究。
在一节流行病学课上,教师挂出了一幅疟疾在全球范围内的流行图,地图显示疟疾主要集中在非洲等蚊子密集的热带地区。过了几周,在肿瘤流行病学课上,教师又挂了另一张肿瘤地图。陈小平的脑中灵光一闪,依稀觉得“好像哪里多疟疾,哪里肿瘤的死亡率就低”。会不会癌症病人得了疟疾就会好转呢?有了这个“闪念”后,陈小平开始留意流行病学的有关数据。2004年加入中科院广州生物院后,陈小平开始系统论证疟疾与癌症之间的关系。
陈小平与他的博士研究生及研究助理一道,收集了从1955年至2008年间全球范围内的疟疾发病率及癌症死亡率数据,同时与哈佛大学的一位统计学教授合作,创建数学模型进行全球的流行病学分析。最终发现,疟疾的发病率与肿瘤死亡率之间确实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与此同时,陈小平开始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寻找疟疾发病率与单个肿瘤死亡率之间的关系。小鼠实验证明,疟原虫感染显著延长肺癌、肝癌、乳腺癌、结肠癌等实体肿瘤荷瘤小鼠的寿命。
基因改造是未来方向
2016年,陈小平研究团队与钟南山院士团队合作,在获得病患及家属的同意后,将疟原虫治疗方法用于3名晚期肺癌病人身上,其中2例有显著疗效,1例无效。其中1例的治疗效果让人颇为惊喜:他的颈部的转移病灶消失,肺部原发病灶,由原来的“螃蟹状”变为“斑块状”,随后通过微创手术切除了完整的肿块。后来,陈小平团队又与广州复大肿瘤医院合作,将疗法扩展到其他实体肿瘤的治疗。
陈小平说,目前一共有10例患者接受了治疗,有部分患者显效,其中两例患者相当显著,但仍然要通过几年的时间进行验证,之后也要积累大量的临床样本进行疗效判断。但他相信,未来这一疗法可以帮助到更多患者。
谈及工作重点和未来,陈小平说,现在自己的工作重点主要放在临床试验中,同时还要把一些精力放在培养年轻人身上,希望未来真的可以通过疟原虫,打开癌症治疗的另一扇窗。(完)